理財從小做起這個道理都懂,但到底要怎樣做呢?今天教你四招,教你如何訓練孩子做理財管家。
親子先討論金錢界線
父母先跟孩子討論,生活中有那些是父母會提供的,而那些是孩子可以自己支付的。以我家孩子為例,國中開始有零用錢後,就可以把一些費用讓孩子自己去負擔:
- 三餐的點心
- 同學聚餐的費用
- 自己想買的東西
- 買給同學的禮物
做金錢界線,跟這孩子的年齡與對金錢的管理能力有很大的關係。
最重要,透過讓孩子管理金錢,養成親子之間的溝通習慣。
養成記帳習慣,建立金錢日記
記帳是為了,讓孩子最金錢有意識與思考每一筆花費是否值得。
讓孩子養成記錄每一筆收入,不管是來自、打工、零用錢、獎金等,只要是收入,就記下來加總。
讓孩子養成記錄每一筆支出,每月孩子要領固定零用錢時,我也會讓他們拿記帳本,給我檢查紀錄後,才能領零用錢。孩子時常搞不清楚,自己花多少錢或自己的錢都花到哪?
初期讓孩子先記帳2~3個月後,就會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每月的平均收入與花費。

規劃適合自己的預算
當孩子了解自己,每月平均有多少收入和要花多少錢後,就可以開始規劃每個月的預算了,做預算有兩個非常簡單的定律:
1.永遠不要讓花費>收入
2.一有收入,錢就必須按照預算中的分配使用
引導孩子將收入分成三塊與孩子討論那些是需要哪些是想要:
需要(約佔50%)
包含食、衣、住生活中固定、不太會變化的花費。
想要(約佔20%)
包含休閒娛樂、飲料、零食、聚餐、非必要性的服飾、禮物、度假等每月會有變動的花費。
儲蓄(約佔30%)
孩子如果有想要買較大筆的支出(例如:手機),可以跟孩子一起做計劃討論。
例如:有一天兒子想買一支手機,我會先問他想樣買手機的需要是為了想要滿足什麼呢?同時我也會告訴他我的擔心之後,讓兒子先寫下管理手機使用的協議。

跟孩子討論要如何完成這個計劃
急需預備
存錢買高價的東西(例如筆電、機車、旅行等)
達成目標或夢想(例如出國遊學、創業等)
每個人的生活情況與方式不一樣,適合每個人的預算分配也會不同。但是,就算是同一個人,預算的分配比例也要定期檢討,依照不同人生階段的需求、配合收入增減做調整,才能最大化的善用自己的金錢。

按照預算花費
預算不是要限制你不能買想要的東西,而是讓你能更自由的,買想要的東西。
完成預算後,最重要的就是要按照預算開始行動!不脫離預算的秘密就是要給自己「禮物」,編預算最好玩的地方就是有一筆錢等著讓你花!想買衣服?已經有一筆錢預備讓你買。想出國旅行?開始做預算就能存好一筆錢讓你出國玩沒有負擔。「做自己金錢.–x.6+6+9++++.的小主人,而不是讓金錢掌控你。」
以上四點,教你在日常生活當中如何有步驟、有方法的跟孩子談錢並開始實踐。關於孩子的生活理財教育,還有什麼讓你傷透腦筋,不知道怎樣處理的嗎?歡迎留言互動。